4月2日,投出了锤子手机、陌陌、映客 APP的紫辉创投创始人郑刚在寻找中国创客第四季启动峰会上首次公开宣布要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成立造车公司“Neuron(神经元)”并亲自出任董事长兼CEO。
“我要打造的是共享、大型、相对豪华、能够提供极致体验的无人驾驶新能源车,或者说我想做的是提供闭环的解决方案。” 郑刚透露,现阶段,公司计划融资6亿元,他个人出资3亿左右。
刚叔造车的消息传出后,有新能源行业资深 PE 来泼冷水:“汽车制造业没有两百亿玩不动的,你有么?”
相较于新造车动辄几十亿的融资,Neuron 6亿元的融资计划确实显得有些“小打小闹”。面对资金方面的质疑,郑刚显得非常轻松:“烧钱是行为,我的是一定不能烧钱,要赚钱。贾跃亭在这一点就相当成功。他造车并没有费多少钱,但他的问题是在公司即将成功那一刻出现了财务问题,这也是我们需要借鉴的。”郑刚乐观估计,Neuron最快在三个月即可实现营利。
“因为电动化+智能网联+自动驾驶,导致汽车行业发生性变化,过去的游戏规则不再适用,而目前市场上还没有一个好的解决方案。”
郑刚认为,新能源结合无人驾驶,将会现有的共享出行方式,滴滴目前在出行服务领域一家独大的局面将难以继续。新造车的思还停留在卖车,而郑刚的终极目标是要提供出行服务,不单纯是生产车和卖车。
多年投资人的经历帮助郑刚积累了丰富的资源和人脉,同时也让他意识到,创业者必须 All in,不能给自己留,这也是郑刚选择亲自出任 CEO 的原因。
据他介绍,目前,已组建起一支约100人的团队,其中30人在美国,国内公司的选址尚未确定,上海奉贤区表现出极大招揽意向。Neuron技术人员多为新能源背景,来自特斯拉、上汽、法拉第未来以及某些国内新造车,自动驾驶技术方面,Neuron计划采取合作形式。郑刚透露,Neuron车型会装配 L4、L5级自动驾驶所需硬件,根据现实条件,从 L3逐步,预计两年半后大规模量产。
“我们有这么多不利条件:没有先发优势、没有品牌、没有大量融资……但新能源车行业还处于战国时代,鹿死谁手尚未可知。”在他的设想中, Neuron想要做未来出行领域的苹果,强调对客户的终身服务。
第一是无人驾驶、充电和物联网的出现,导致了整个汽车行业里面发生性的变化。这个性的变化对原有的传统汽车是一个性的、性的作用,导致游戏规则不再适用,但我认为市场上没有未来出行领域好的解决办法。现阶段新造车都在卖车,但我认为存在着其他终极方式,能够解决用户未来多样性的出行需求。这是最重要的原因。
第二是没有人能帮我做这件事。从哥伦比亚大学毕业后,我在通用、德尔福工作过,在汽车行业工作了五年。然后我又是互联网投资人,积累了很多战略性资源。我认为我能做成这件事。
第三,我认为这个市场空间巨大。无人驾驶、充电、物联网、内容……未来汽车行业要比现在市场大很多。我还是特斯拉第一批用户,这就是未来。
郑刚:新能源+无人驾驶,天然应该是共享。我们的终极目标是要做出行服务的公司,而不单纯是生产车和卖车的公司。
汽车领域性的变化,对共享模式也是一个。滴滴现在通过信息不对称来赚钱的模式在未来将不复存在。
目前滴滴是通过用户手机终端和司机手机来互相联系的。未来无人驾驶汽车是和用户直接联系的,司机不存在了。因此滴滴要提供服务必须控制车辆。但是控制车辆只有两种方式:1、拥有车辆模式。这与滴滴的不拥有车辆的轻资产模式相;2、用合作的方式与OEM合作植入滴滴的服务,这需要深入融合整车的控制系统,这不是整车厂和车辆拥有者可以随便答应的。两者都对滴滴非常不利。当然,滴滴很有钱,140亿美元在手,可以买厂自己干。那么,故事还可以说得很远……
寻找中国创客:无人驾驶新能源车领域有很多玩家,比如 OEM、自动驾驶技术解决商、供应商甚至地图商等。你认为哪一方会在未来占据主导权?
选择运营方的话,车厂就失去主动权了,就会边缘化,沦为代工厂。因为这个原因,单纯的解决方案提供商很难得到车厂信任。
而新进的互联网造车,在汽车工业领域积累不足。他们有的采取了比较保守的技术线,比如做一些低速车这种过渡性产品,但这些不是用户所需要的。而那些高举高打的造车厂,最近也面临各种问题。目前我还没有看到特斯拉之外的哪家电动车真正大规模上,我认为目前我们都在同一起跑线。
因为未来价值链最丰厚的地方在和用户关系的层次方面。滴滴为啥那么值钱?就是因为掌握了用户。我们也试图在这个需求中找到自己的机会。
郑刚:首先是人才。这些人有非常国际化的背景,研发过包括特斯拉在内的两辆电动车,并且他们愿意跟我一样无怨无悔去做这件事,这常可遇不可求的。
第二是在关键节点上我有非常重要的合作伙伴,这些资源都是以我为链接点的,这也是为什么我必须亲自做这些事。
同时我作为互联网投资人,更加理解市场需要什么东西,能以更有效的方式满足这些需求。真正的互联网思维是从连接开始,找到用户并保持和用户的关系,不断提供产品,给他们极致的体验。这也是我刚才为什么说,最大的价值在于用户关系的层次方面。
寻找中国创客:目前,无论是自动驾驶还是电动化,做得最好的依然是美国。过去几十年我国在汽车产业一直处于落后状态,这种情况在新能源车时代有有所改变吗?
郑刚:美国有他们的优势,但是未来汽车产业市场足够大。而我认为,中国也不会把非常的高精地图信息给国外。
郑刚:我认为好的产品非常重要,现在国内所谓新能源车,哪一辆是你真正想开的?我认为能够提供一个比较好的产品体验,才能把这件事做成。现在很多公司说他们要做汽车行业的,而我们想做的是汽车领域的苹果,强调对客户的终身服务。
以下是郑刚在4月2日举行的寻找中国创客第四季启动峰会现场的纵横实录,由寻找中国创客(ID:xjbmaker)整理。
我跟老罗(罗永浩)说我要造车,老罗叫我小心、保重。我跟徐老师(徐小平)说我要造车,徐老师非常赞同。他本人对汽车行业不太熟悉,就组织了十几个行业资深投资人开会讨论。我有几个资深投资人朋友,他们后来又摇身一变成了成功的创业者。这些人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掌握一定的资源,有一定的眼光,有一定的能力,踩准一定的赛道。这样才有可能成功。
我为什么要造车呢?一个重要原因是趋势来了。我们正处于性时代,而在这个时代,一个最重要的技术要点就是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汽车是我们国家的强国之,或者振兴中国制造之。我们国家有机会弯道超车,率先新能源未界的便捷道。
经过过去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现在已经有了一个非常庞大的汽车工业,但实质上我们没有最核心的技术。在发动机、变速箱、传感器以及一些精密制造方面,我们国家和一些国家还有差距。
而为什么新能源汽车时代我们能弯道超车呢?因为新能源时代,对于传统汽车来说最重要的发动机不需要了,排气管不需要了,发动机能源管理系统不需要了,过去制造一辆汽车需要三万多个配件,现在一万个配件就够了。
有人或许会问:零件少了,整个汽车制造业的市场是不是变小了?恰恰相反。因为未来的汽车产业,不仅仅包括汽车制造,还包括智能网联、智能驾驶、内容产业,整个汽车行业反而变大了。
作为创业者,在选择进入一个行业的时候,不仅要找准方向,更要找准时机。去年11、12月份,在考虑要不要造车的时候,我几乎没睡过觉,非常痛苦。我怕自己会被所谓的“未来”和“机会”所,真的有必要去做造车这件事吗?我造车的初心是什么?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直到我看到其中的巨大机会——行业解决方案。在行业解决方案这个方向,大部分玩家的思是有问题的。
先说传统汽车企业。他们有资金、有经验,有很多便利条件,但在性技术出现的时候,他们往往调头假断掌手相图解最慢。这是巨头的通病,、手机等行业,都有前例可循。
但是我们发现,先进的传统车企也在慢慢转变,但是就他们目前的发展模式看,只是把汽车电动化、智能化。在他们目前的公开中,强调的都是新能源车配置多好、动力多强、车身是铝制的、电池续航等等。这会导致最终他们可能只是变成另外一家汽车公司而已。汽车性能好很重要,但是以此为主要方向是错误的。为什么呢?
想象一下,当进入无人驾驶时代,你拥有一辆车。当你上班的时候,你的车待在地下车库干嘛?它当然应该出去赚钱。
目前,传统车厂强调汽车性能,还是鼓励个人去买车,是在做加法。但其实更好的解决方案应该是做减法。麦肯锡有一个预测,到某个时间节点,全球汽车保有量会下降70%。
那么,我想做的是什么车呢?我要做共享的、大型的、相对豪华的、提供极致完美体验的无人车,或者说我们想做的是一个闭环的解决方案。
新能源+自动驾驶+智能网联的时代,滴滴、Uber的运营模式将不再成立。因为滴滴现在是通过信息不对称赚钱,用乘客手机APP上的乘车信息跟司机手机 APP上的信息匹配。但在无人车时代,司机消失了,滴滴怎么控制车辆?如果与代工厂合作植入滴滴的服务,需要深入融合车辆的控制系统,这不是车辆拥有者会随便答应的。这一点对以滴滴为代表的运营商非常不利。
作为新进入行业的创业者,需要根据你的知识、眼光,尽量把行业、想明白,根据这个行业存在的问题,找准切入点。这个切入点可以是一个缝,你要找到一根筷子,把这个缝撬开。
本文由 恒宇国际(www.neivn.cn)整理发布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