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是中国车市自主品牌严重受挫的一年:像2006年“国内热火朝天、海外捷报频传”的喜人景象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市场占有率的不断下降。
据统计,整个自主品牌市场,今年6至8月份的占有率仅为23%,已连续3个月大幅下滑;9月份虽有4%的回升,但10月至11月销量又持续下滑。为此,有人发出了“自主品牌”的呼声。
1998年,世界九大汽车集团基本垄断了全球汽车业,所有未能跻身其间的企业将难以,或者会沦为下游企业。有人认为, 在如此的汽车业全球化浪潮之下,中国的汽车企业与之对抗无疑是以卵击石。
但是,就在中国加入WTO前后,中国车市冒出了像吉利、奇瑞、华晨等一批新兴汽车企业。他们以一种全新的造车模式——汇聚全球资源为我造车,推出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
这种全新的造车模式一下子名声大振,在方方面面摇旗呐喊下,新车型不断涌现,市场销售也不断走好。在去年的国际车展上,自主品牌的风采达到了。
据统计,2006年至今,自主品牌共推出了上百款车型,远远超越了合资品牌。奇瑞甚至完成了100万辆的生产。
然而,这些把老沈弄糊涂了:造车就这么容易吗?
今年的上海国际车展结束后,老沈写了《奇瑞的“速度”科学吗?》一文。在这次车展上,奇瑞可以说“很牛”:26款新车亮相,其中还有3款概念车。为此,老沈有个问题一直搞不懂:造车在奇瑞太容易了,推新款车型比推新款自行车还要快。老沈提了个很尖锐的问题。
如此“”虽能赢得人们一时的喝彩,但往往是短命的。没有根基的盲目扩张必定会导致严重消化不良,产品质量就可想而知了,其结果是:不仅赚不到钱,而且刚从市场上用争得的份额马上就会失去。
国内市场不好,那么国外市场如何?在中国市场有一个很奇特的现象:汽车产品的出口,自主品牌企业是主力军,合资企业却没多大建树。奇瑞、吉利、长城、长安等自主品牌企业不但产品大量出品,而且还风风火火地去海外建厂。结果怎样?在人民币升值、售后及相关配套跟不上的情况下,“异国姻缘”并不。应该说,在国际市场上,主流的汽车消费市场早已被实力雄厚的国际巨头所垄断,中国汽车出口主要集中在价格较低的车型上。我们的优势是价廉,而品牌、技术、服务等不占优势,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势必造成我国出口汽车产品涨价,价廉优势逐渐削弱,因此日子就不好过了。
自主品牌是我们自己的品牌,大家都希望它能健康地成长。现在,自主品牌的成长不是很顺利,那么谁能来它呢?
老沈认为,方方面面和消费者都会支持自主品牌的建设,要它还得靠自主品牌企业自己。
汽车,特别是轿车,是技术含量很高的产品。我们必须脚踏实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用心去打造自主品牌的品质和内涵。据悉,的市场竞争,加上差强人意的业绩表现,正在华晨对其自主品牌发展思做出调整。现在,华晨走出的每一步似乎都在传递着一个重要信号:尽快找到一种新的模式来品牌形象。这是一个好的开端。
来源: BMW车之窗
延伸内容: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