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购车者常常面对的问题:同一个车型有高低不同的动力,入门动力价格往往很吸引,但又怕“小马拉大车”影响使用性能。买高动力的型号吧,担心油耗高之余,又生怕自己用不着造成“浪费”。
首先必须承认,(包括我们)总喜欢讨论高动力版本。一方面,厂家搞试驾会、提供试驾车通常都用高动力版本,这样能让产品有好表现,给留个好印象。二是大多喜欢开车,对动力、操控感兴趣,自然对高动力车型比较偏好。
但实情是,几乎所有在中国销售的车型,都是低动力(或入门动力)比高动力卖得多。换句话说,大多数人买车,对加钱比动力看得重。不仅经济型车如此,豪华车也是这个规律,奔驰S级也是入门动力卖得最好,甚至很多厂商都专为中国市场推出海外没有的低动力车型,例如捷豹XF、XJL的2.0T动力。
车展期间,我因办事需要(不是工作试驾),在当地开了两台车。一台是朋友的上代速腾1.6AT,这是我印象中最“肉”的德系车之一。那天载着4个人,从四环边上一直开进市中心,沿途各种堵车和摆脱堵车,最高车速80km/h,平均可能只有20km/h。在那样的况下,我觉得这台速腾1.6的动力已经很够用,各种盘立交桥、出大提速、绿灯起步,跟上车流都没有问题——因为那车流实在很慢。而且那台速腾1.6的6AT变速箱也挺平顺,总之在那样的下使用完全没有问题。
第二台车是我们租来的一台起亚K2,动力更小,只有1.4升,配4AT。这车我开着它穿梭于深夜畅顺的城大街,第二天早上开着它堵车一个多小时逃离市区,车展结束后还满载5个大男人、加塞满一整个尾厢的行李开往机场。所有场合下,我都觉得这台1.4自动挡小车的动力很自然,没有跑不动的感觉,甚至称得上“”——原因就是我的“欲”来得相当。
上述两个经历说明了很简单的一件事:在交通拥堵、车速跑不起来的大城市中心地区,一部匹配良好、换挡平顺的小排量车,其实真的够用。
今年我们自资购买的长测车大部分是高动力的,其中有三台带涡轮:胜达2.0T,景逸X5 1.8T,观致3 1.6T。我看了一些数据,这三款车的低动力车型销量都要远高于高动力(观致3还谈不上销量)。但就驾驶感受来说,我确实喜欢这三台高动力的车——胜达2.0T车子大但有底气,偶尔冲刺一下也不怯场;景逸X5 1.8T,虽然这是与性能不沾边的车型,但1.8T发动机确实带来了从容自在的提速感受;观致3 1.6T,这台车最特别,它在中低速下并不怎么畅顺,但上到高速公,以100~120km/h的速度跑起来,那是相当的有冲劲,后劲给人欲罢不能的感觉,只是碍于车子没过磨合而没有开得更快。我相信这台观致3拿到无限速高速公上开,一定非常出色。
说完两个对立的例子,最后说一个中立案例,还是长测车:我们的雅阁2.4。这代雅阁有一个3.0 V6版,我们真考虑过买那个版本,因为上回对比试驾后感觉那台3.0L发动机特别有魅力。我们也考虑过买雅阁2.0L版本,毕竟B级车的2.0L车型销量大而声音少。最终还是出于“”考虑选了2.4,但开了一段时间,我觉得这款雅阁2.4的动力称得上“绝了”,够用平顺之余也能满足快节奏驾驶的需要,动力绝对配得上“恰到好处”这个形容。
以上是我的实际体验经验,它们不说明什么,只是让大家明白,驾驶感受这东西真得亲身体验、具体分析。最后补充几点个得:
一、高动力车型的驾驶享受肯定是好于低动力车型,油耗更高也是肯定的,但我认为驾驶享受的增幅要高于油耗(折换成)的增幅。
二、经验里,日系车的低动力车型比较平易近人,不会太多的日常驾驶性能。德系车、法系车的低动力车型,往往会在驾驶体验上有比较大幅度的落差。这其中的缘由,与欧系车在本土很少搭载小排量汽油机——拿来中国的车型的小排量汽油机没有精心匹配有关。
三、“没有肉车、只有肉人”——说的是动力再小的车在一个会开快车的人手里也不会慢。这在海外不成立,但在中国很成立,因为中国况大部分时候是不需要压榨车辆性能的,我们的交通不讲求快速通过,灯位起步不要求全油门,高速辅道进主道也没有人会全力踩油门……我们就是一个花钱买了动力却舍不得用的心态。因此,“肉车”被全力出来的性能,肯定能赶上全社会交通中所有车辆发挥出来的平均性能,于是“没有肉车只有肉人”就成立了。
四、接上一点,可以说从速度上讲,只要你会开,高低动力车型没区别,买低动力还能省点钱。但是从驾驶感受,尤其是驾驶心态来说,高动力车型斯文地溜,一定比低动力车型狠狠地踩要更舒服、更心情舒坦。
新车评网友昵称YYP。新车评网创办人之一,从业超过十年,曾任专业汽车试车主管、主编,阅车无数,对全球汽车行业、中国汽车市场、各类车型特性、驾驶技术均有深厚积累,其见解独到的车评备受读者喜爱和业界推崇。
本文来源于ipfs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