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上旬,一場資訊化條件下對抗演練在第38集團軍某師模擬訓練中心打響。由於採用了新“交通規則”,對抗雙方的群隊指揮車、情報偵察組、通信對抗組、後裝保障組等作戰要素生成持續的數據“”,在作戰指揮平臺的資訊“公”上暢行無阻。
該師前兩年對資訊平臺進行了技術升級,網帶寬大幅度擴容,“羊腸小道”變成了“高速公”。可沒想到,數據丟失、網擁堵等問題依舊不時發生,在不久前的一場對抗演練中,該師某團戰術互聯網因數據堵塞而陷入“癱瘓”。
原因何在?調查中他們發現:有的官兵怕遺漏戰場資訊,對發現的資訊真偽不辨一律上報,交由上級分析處置;有的不分輕重緩急,把食宿保障等普通資訊一律加急發送。該師領導一針見血地指出:沒有統一、精細的數據傳送使用規範,大量未經篩選的音、視頻和文字資訊同時涌入網,如同高速公混入“拖拉機”,怎能不“堵車”?
“高速公”跑慢車,車多無序是“病因”。該師對症下藥,制訂並下髮指揮控制網資訊管理使用規範,通過建立完善的交通規則,對入網資訊的篩選、流轉等作出明確規定。他們按照一般資訊、重要資訊、加急資訊等進行分類,在“網高速”上設立正常車道、快速車道、應急車道等專屬通道,實現數據的有序、快速流動。針對作戰關鍵時節容易出現的數據傳輸減緩、擁堵情況,他們參照公交車道運行方式,區分時段控制入網資訊,對資訊流的流向、流速、流量進行控制。比如在戰鬥實施階段,除直接擔負作戰保障任務的部門外,其他席位視情提前或者延後傳輸數據資訊,從而節省了信道資源,減少了“佔道”行駛,有效確保了重要作戰資訊暢流無阻。(左志傑、石峰 解放軍報)
責任編輯:胡光曲
网友评论 ()条 查看